地震別慌!京站防災知識包,保命就靠這招!

地震別慌!京站防災知識包,保命就靠這招!

天搖地動!地震來襲總是讓人措手不及。身為台北市重要的交通樞紐與商業中心,京站時尚廣場深知防災的重要性。這份京站防災知識包,不只告訴你地震當下該怎麼做,更教你如何事前準備,讓你從容應對,保命就靠這招!別再只是祈禱,立即學習,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!

地震發生時,黃金保命三步驟:趴下、掩護、穩住!

地震發生時,短短幾秒鐘往往決定生死。記住這黃金三步驟,能大幅提升你的生存機率:

  1. 趴下 (Drop): 立即降低重心,避免因站立不穩而跌倒受傷。
  2. 掩護 (Cover): 尋找堅固的掩護物,例如桌子底下、樑柱旁邊,保護頭部和頸部。如果沒有掩護物,用雙手抱住頭部,盡量蜷縮身體。
  3. 穩住 (Hold on): 抓住掩護物,直到地震停止。如果沒有掩護物,保持抱頭姿勢,穩住身體。

很多人會問,地震時到底該不該往外跑?其實,地震當下最重要的是保護自己免受掉落物砸傷。貿然往外跑,反而可能暴露在更危險的環境中。因此,除非你身處空曠的戶外,否則留在原地,做好趴下、掩護、穩住才是最安全的選擇。

另外,以下幾個情境也需要特別注意:

  • 如果在床上: 翻身趴下,用枕頭保護頭部。
  • 在戶外: 遠離建築物、電線桿等,並注意頭頂上方是否有掉落物。
  • 在公共場所: 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示,保持冷靜,不要推擠。
  • 在行駛的車輛上: 減速靠邊停車,待地震停止後再繼續行駛。

地震過後,不要急著起身。先觀察周圍環境是否安全,確認沒有掉落物或瓦斯洩漏等危險後,再慢慢移動到安全的地方。

京站教你地震防災包準備清單,有備無患!

除了地震當下的應變措施,事前準備同樣重要。準備一個完善的防災包,能在災後提供你最基本的生存所需。以下是京站推薦的地震防災包準備清單:

  • 飲用水: 每人每天至少 3 公升,建議準備 3 天份。
  • 食物: 選擇高熱量、易保存的食物,例如餅乾、罐頭、巧克力等。
  • 急救用品: 包括OK繃、紗布、優碘、止痛藥、腸胃藥等。
  • 照明設備: 手電筒、頭燈,以及備用電池。
  • 禦寒衣物: 毛毯、保暖衣物,以應對可能的低溫。
  • 求生工具: 收音機、哨子、瑞士刀、打火機。
  • 重要文件影本: 身分證、健保卡、存摺等重要文件的影本。
  • 現金: 以備不時之需。
  • 個人用品: 衛生紙、濕紙巾、盥洗用品、女性衛生用品等。
  • 其他: 口罩、乾洗手、垃圾袋、繩索。

將防災包放置在隨手可得的地方,例如床邊、客廳等。定期檢查防災包內的物品,確保食物和飲用水沒有過期,電池電力充足。也要讓家人了解防災包的位置和內容,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能迅速取用。

除了防災包,家中也應該儲備一些額外的物資,例如備用的飲用水、食物、電池、手電筒等。這些物資可以放置在儲藏室或地下室等地方,以備不時之需。

地震警報響起怎麼辦?京站告訴你最新地震預警資訊

隨著科技的進步,地震預警系統越來越普及。當收到地震警報時,該怎麼辦呢?

首先,保持冷靜。地震預警系統的目的是提供你幾秒到幾十秒的預警時間,讓你做好應變準備。不要驚慌失措,按照預警系統的指示行動。

利用預警時間採取行動。你可以:

  • 立即趴下、掩護、穩住。
  • 關閉瓦斯、電源。
  • 打開門窗,確保逃生路線暢通。
  • 遠離高處的物品,例如吊燈、書架等。

注意餘震。地震預警系統通常會在主震前發出警報,但也可能在餘震前發出警報。地震過後,仍然要保持警惕,注意餘震的發生。

如何接收地震預警資訊?

目前台灣有許多管道可以接收地震預警資訊,包括:

  • 國家級警報: 由政府發布,透過手機簡訊通知民眾。
  • 地震速報App: 例如「KNY台灣天氣」、「中央氣象局E報地震」等。
  • 防災資訊網站: 例如「防災資訊網」、「中央氣象局」等。

建議下載地震速報App,並開啟通知功能,以便在第一時間收到地震預警資訊。也要定期關注防災資訊網站,了解最新的地震資訊和防災知識。

京站防災演練實況,防災意識從小扎根!

京站時尚廣場非常重視防災教育,定期舉辦防災演練,提升員工和顧客的防災意識。演練內容包括地震避難、火災逃生、緊急疏散等。透過模擬真實情境,讓大家熟悉防災流程,學習正確的應變措施。

除了員工,京站也積極向社區民眾推廣防災知識。舉辦防災講座、工作坊等活動,邀請專家分享防災知識,教導民眾如何準備防災包、如何應對地震、火災等災害。希望透過這些努力,讓更多人具備防災意識,共同打造安全的生活環境。

以下表格整理了地震發生時不同地點的應變措施:

地點 應變措施
室內 趴下、掩護、穩住;遠離窗戶、吊燈等;關閉瓦斯、電源。
戶外 遠離建築物、電線桿;注意頭頂上方是否有掉落物;到空曠的地方避難。
行駛的車輛上 減速靠邊停車;待地震停止後再繼續行駛。
公共場所 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示;保持冷靜,不要推擠。

常見問題與解答 (FAQ)

Q1:地震發生時,躲在廁所安全嗎?

A1:不一定。廁所的空間狹小,容易被掉落物堵住出口。如果廁所沒有堅固的樑柱或牆壁,反而可能更危險。建議還是尋找桌子底下或樑柱旁邊等更堅固的掩護物。

Q2:地震防災包需要多久檢查一次?

A2:建議每半年檢查一次防災包,確認食物和飲用水沒有過期,電池電力充足,急救用品是否需要補充。也要定期更新重要文件影本,確保資料的正確性。

Q3:地震後多久才會發生餘震?

A3:餘震可能在主震後幾分鐘、幾小時、甚至幾天或幾個月內發生。餘震的強度和頻率會隨著時間逐漸減弱。地震過後,仍然要保持警惕,注意餘震的發生。

地震雖然無法預測,但我們可以透過學習防災知識、做好事前準備,來降低災害帶來的損失。京站時尚廣場與你一同守護家園,防災意識從小扎根!

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?快分享給你的家人朋友,一起提升防災意識,關鍵時刻才能保護自己和身邊的人!讓我們一起為更安全的未來努力!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