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家也有?9成飼主都忽略的寵物NG行為!

你家也有?9成飼主都忽略的寵物NG行為!

你是不是也覺得,家裡的毛小孩就是全世界最可愛的小天使?每天餵牠吃飯、陪牠玩耍、給牠滿滿的愛,恨不得把所有最好的都給牠?等等!先別急著感動自己,你確定你的愛,牠真的能感受到幸福嗎?其實,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「愛牠」方式,在毛小孩眼中,可能都是壓力山大、痛苦萬分的NG行為!今天,我們就來揭露9成飼主都會忽略的寵物NG行為,讓你重新檢視與毛小孩的相處模式,給牠真正想要的愛!

NG行為一:過度溺愛,讓牠變成小霸王!

很多飼主因為太愛寵物,對牠們的要求幾乎有求必應。想吃零食?沒問題!想上床睡覺?當然可以!想咬我的拖鞋?哎呀,真是可愛,給你咬吧!殊不知,這種過度的溺愛,很容易讓寵物養成「自我中心」的壞習慣,變成家裡的小霸王。牠們會認為自己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一切,一旦要求沒有得到滿足,就會開始吠叫、亂咬東西、甚至攻擊人。

這種情況在小型犬身上尤其常見,因為牠們體型小,飼主更容易心軟。但長久下來,對狗狗的身心發展都會造成負面影響。牠們會變得焦慮、缺乏安全感,甚至出現分離焦慮症。所以,愛牠,不是放縱牠,而是要建立明確的界線,讓牠知道什麼可以做,什麼不能做。

解決方案:

  • 建立明確的規矩:從一開始就設定好規矩,例如吃飯時間、睡覺地點、可以玩的玩具等等,並且堅持執行。
  • 獎勵好行為:當牠表現出好的行為時,例如聽從指令、安靜等待,給予口頭讚美或小零食作為獎勵。
  • 忽略壞行為:當牠出現不好的行為時,例如吠叫、亂咬東西,不要理會牠,直到牠停止。
  • 尋求專業協助:如果問題已經很嚴重,可以諮詢寵物行為訓練師,尋求專業的協助。

NG行為二:忽略牠的社交需求,讓牠變成邊緣狗/貓!

寵物和人一樣,也需要社交!尤其是狗狗,牠們是群居動物,天生渴望與同伴互動。但很多飼主因為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,很少帶牠們外出散步、認識新朋友,讓牠們長期處於孤單的環境中。久而久之,牠們可能會變得內向、膽小、甚至出現攻擊行為。

貓咪雖然不像狗狗那樣需要頻繁的社交,但也需要適當的互動。如果長時間將貓咪關在家裡,不讓牠們接觸其他貓咪或人類,牠們可能會感到無聊、焦慮,甚至出現憂鬱症狀。

解決方案:

  • 定期帶牠散步:每天至少帶狗狗外出散步一次,讓牠們有機會接觸不同的環境和氣味,與其他狗狗互動。
  • 參加寵物聚會:可以參加寵物友善餐廳或公園舉辦的寵物聚會,讓牠們認識更多新朋友。
  • 提供豐富的玩具:為貓咪提供豐富的玩具,例如逗貓棒、貓抓板、益智玩具等等,讓牠們保持活力和好奇心。
  • 多花時間陪伴:每天抽出時間陪伴寵物,與牠們玩耍、互動,讓牠們感受到你的愛。

NG行為三:餵食不當,讓牠們吃出病來!

「民以食為天」,這句話對寵物也適用。不當的餵食方式,是造成寵物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很多飼主喜歡餵食寵物人類的食物,認為這樣可以讓牠們更開心。殊不知,很多人類的食物對寵物來說都是有害的,例如巧克力、洋蔥、葡萄等等,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中毒死亡。

此外,過度餵食也是一個常見的問題。很多飼主因為太愛寵物,總是忍不住多餵牠們一點,導致牠們體重超標,增加患上糖尿病、心臟病等疾病的風險。

解決方案:

  • 選擇高品質的寵物飼料:選擇適合寵物年齡、體型和健康狀況的高品質寵物飼料,並按照包裝上的指示餵食。
  • 避免餵食人類食物:不要餵食寵物人類的食物,尤其是巧克力、洋蔥、葡萄等有害食物。
  • 控制餵食量:嚴格控制餵食量,避免過度餵食。可以諮詢獸醫,了解寵物每天需要的熱量。
  • 提供乾淨的飲用水:隨時為寵物提供乾淨的飲用水,保持牠們的水分充足。

NG行為四:忽略牠的身體語言,造成誤解與衝突!

寵物無法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感受,牠們只能透過肢體語言來與我們溝通。但很多飼主並不了解寵物的肢體語言,常常誤解牠們的意思,造成誤解與衝突。

例如,當狗狗露出牙齒時,很多人會以為牠在微笑。但事實上,這是一種威脅的訊號,表示牠感到不舒服或害怕。如果飼主沒有及時理解這個訊號,繼續靠近狗狗,可能會被牠攻擊。

了解寵物的肢體語言,是建立良好關係的基礎。只有真正了解牠們的想法和感受,才能給予牠們適切的照顧和愛。

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寵物肢體語言:

肢體語言 可能的意思 飼主應該怎麼做
狗狗搖尾巴 興奮、開心 與牠互動、玩耍
狗狗夾尾巴 害怕、不安 安撫牠、給予安全感
狗狗露出牙齒 威脅、不舒服 保持距離、不要靠近
貓咪磨蹭 撒嬌、留下氣味 輕輕撫摸牠
貓咪豎起毛 害怕、警戒 保持距離、不要嚇到牠
貓咪發出呼嚕聲 放鬆、舒服 繼續撫摸牠

解決方案:

  • 多觀察牠們的行為:花時間觀察寵物的行為,了解牠們在不同情境下的反應。
  • 學習寵物肢體語言:閱讀相關書籍或文章,學習寵物肢體語言的含義。
  • 諮詢獸醫或行為訓練師:如果對寵物的行為有疑問,可以諮詢獸醫或行為訓練師。

常見問題與解答(FAQ)

Q1:我家狗狗很黏人,是不是有分離焦慮症?

A1:狗狗黏人並不一定代表有分離焦慮症。有些狗狗天生比較黏人,喜歡待在主人身邊。但如果狗狗在主人離開後,出現過度吠叫、亂咬東西、隨地大小便等行為,就可能是分離焦慮症。建議諮詢獸醫或行為訓練師,進行評估和治療。

Q2:貓咪一直抓沙發,怎麼辦?

A2:貓咪抓東西是天性,牠們需要透過抓東西來磨爪、伸展身體、留下氣味。為了保護你的沙發,可以為貓咪提供貓抓板或貓抓柱,並在牠們抓沙發時,立即將牠們引導到貓抓板上。此外,定期修剪貓咪的指甲,也可以減少牠們對家具的破壞。

Q3:狗狗一直吃自己的便便,是生病了嗎?

A3:狗狗吃便便的原因有很多,可能是因為缺乏某些營養素、消化不良、壓力過大等等。建議先帶狗狗去看獸醫,排除疾病的可能性。同時,可以為狗狗提供高品質的飼料,增加牠們的營養攝取。此外,也要注意清潔狗狗的生活環境,避免牠們接觸到便便。

看完以上這些常見的寵物NG行為,你是不是也覺得心有戚戚焉?其實,愛牠,不只是給牠吃好、穿好、住好,更重要的是要了解牠們的需求,尊重牠們的天性,用正確的方式與牠們相處。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更了解你的毛小孩,成為一個更稱職的飼主!別忘了分享給身邊的親朋好友,一起打造更美好的寵物生活!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