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檢完直接原地嚇爛!這幾項超重要數值你必須懂!

健檢完直接原地嚇爛!這幾項超重要數值你必須懂!

你是不是也一樣,每次拿到健檢報告都覺得像在看外星文?密密麻麻的數字、紅字,看得心驚膽跳,簡直像在玩俄羅斯輪盤,不知道哪個數值會突然「爆掉」!別擔心,這種感覺很正常!今天就來幫你破解健檢報告的密碼,讓你不再被這些數字嚇到原地爆炸,而是能真正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,及早發現問題、及早預防。

健檢報告上的紅字代表什麼?數字異常就等於生病了嗎?

首先,我們要打破一個迷思:報告上的紅字,不一定等於生病!健檢報告上的數值範圍,是根據統計資料設定的「參考值」,代表大部分健康人的數值範圍。你的數值超出這個範圍,並不代表你一定生病了,可能只是你的數值剛好比較高或比較低。但是,紅字也絕對不能輕忽,它代表你的數值可能偏離了正常範圍,需要進一步檢查、追蹤,才能確認是否有健康上的問題。

那麼,哪些數值是我們特別需要關注的呢?以下列出幾個健檢報告上常見,而且非常重要的數值,讓你一目瞭然:

  • 血糖 (Glucose, HbA1c): 血糖過高,是糖尿病的警訊。空腹血糖超過 126 mg/dL,或糖化血色素 (HbA1c) 超過 6.5%,就要特別注意。
  • 血脂 (Cholesterol, Triglycerides): 血脂包括總膽固醇、三酸甘油酯、高密度膽固醇 (HDL-C)、低密度膽固醇 (LDL-C)。LDL-C(壞膽固醇)過高,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;HDL-C(好膽固醇)則越高越好。
  • 肝功能 (ALT, AST): ALT 和 AST 是肝臟酵素,數值升高代表肝臟可能發炎或受損。
  • 腎功能 (Creatinine, eGFR): Creatinine 是肌肉代謝的產物,eGFR (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) 則代表腎臟的過濾能力。數值異常可能代表腎功能受損。
  • 尿酸 (Uric Acid): 尿酸過高,可能導致痛風。

除了以上這些數值,還有一些其他的指標也值得注意,像是血壓、甲狀腺功能、血液常規等等。建議你拿到健檢報告後,可以和醫師討論,了解每個數值的意義,以及自己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。

血脂、血糖、肝功能異常?一張表告訴你改善生活習慣的秘訣!

如果你的健檢報告出現紅字,先別急著崩潰!很多時候,透過調整生活習慣,就能夠改善這些異常的數值。以下提供一張表格,讓你快速了解如何透過飲食和運動,來改善血脂、血糖、肝功能:

異常項目 飲食調整 運動建議
高血脂
  • 減少飽和脂肪、反式脂肪的攝取 (油炸物、肥肉、糕點)
  • 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 (蔬菜、水果、全穀類)
  • 選擇健康的油脂 (橄欖油、魚油)
  • 每週至少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 (快走、慢跑、游泳)
  • 增加肌力訓練 (重訓、深蹲)
高血糖
  •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
  • 選擇低 GI 食物 (糙米、全麥麵包)
  • 避免含糖飲料
  • 每週至少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
  • 增加肌力訓練,幫助血糖控制
肝功能異常
  • 避免飲酒
  • 避免過度攝取高脂肪食物
  • 多攝取蔬菜、水果
  • 適度運動,維持理想體重

當然,這張表格只是一個參考,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,需要的調整也會不一樣。最重要的還是要諮詢醫師或營養師,制定個人化的飲食和運動計畫。

健檢報告怎麼看?掌握關鍵詞彙,輕鬆讀懂你的健康密碼!

除了數值之外,健檢報告上還有很多醫學名詞,常常讓人看得一頭霧水。別擔心,以下就來幫你解析幾個常見的關鍵詞彙:

  • BMI (Body Mass Index): 身體質量指數,用來評估體重是否過重或過輕。計算公式是:體重 (公斤) / 身高 (公尺)2
  • GOT/GPT (舊稱): 現在報告多以AST/ALT表示,都是肝臟酵素,數值升高代表肝臟可能發炎或受損。
  • GFR: 腎絲球過濾率,代表腎臟的過濾能力。數值越低,代表腎功能越差。
  • LDL-C: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,俗稱「壞膽固醇」,過高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
  • HDL-C: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,俗稱「好膽固醇」,可以幫助清除血管壁上的膽固醇。
  • HbA1c: 糖化血色素,代表過去 2-3 個月的平均血糖值。

了解這些關鍵詞彙,就能更清楚地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。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地方,一定要向醫師或相關專業人員請教。

定期追蹤、及早預防!讓健檢成為你健康的守護神

健檢報告不是拿來嚇自己的,而是幫助我們了解自己身體狀況的工具。定期健檢、追蹤異常數值、及早調整生活習慣,才能真正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。不要害怕面對健檢報告,把它當成了解自己的機會,讓健檢成為你健康的守護神!

常見問題與解答(FAQ)

Q1:健檢報告上的數值,多久需要追蹤一次?

A1:追蹤的頻率取決於你的身體狀況和數值異常的程度。一般來說,如果數值只是輕微異常,可以先透過調整生活習慣來改善,並在 3-6 個月後再次追蹤。如果數值異常程度較高,或者你有其他健康問題,醫師可能會建議你更頻繁地追蹤。

Q2:健檢前需要注意什麼?

A2:健檢前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:

  • 空腹: 檢查前 8 小時避免進食,以免影響血糖、血脂等數值的準確性。
  • 避免飲酒: 檢查前 2-3 天避免飲酒,以免影響肝功能數值。
  • 告知醫師: 如果你有服用任何藥物或保健食品,請務必告知醫師。
  • 放輕鬆: 保持心情愉快,不要過於緊張,以免影響血壓等數值。

Q3:健檢報告上的紅字,一定要吃藥控制嗎?

A3:不一定。很多時候,透過調整生活習慣 (飲食、運動、作息),就能夠改善數值異常的問題。但是,如果數值異常程度較高,或者你有其他健康問題,醫師可能會建議你服用藥物來控制。是否需要吃藥,應該由醫師根據你的整體狀況來判斷。

看完這篇文章,是不是覺得健檢報告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了?別再讓那些數字嚇壞你,勇敢面對它、了解它,才能掌握自己的健康密碼!趕快分享這篇文章給你的親朋好友,一起成為健康的主人吧!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