⚠毛孩爸媽注意!這5個NG行為,90%的人都中招!😱

⚠毛孩爸媽注意!這5個NG行為,90%的人都中招!😱

家有毛小孩,生活樂無窮!但你知道嗎?許多看似正常的行為,其實在毛孩眼中可是大大的NG!身為負責任的毛爸媽,絕對要避免踩雷,讓寶貝們健康快樂地長大。今天就來揭露最容易被忽略的5個NG行為,看看你中了幾個?

NG行為一:放任毛孩自由進食,胖不是福!

「我家寶貝想吃就吃,看起來才可愛!」等等!這觀念母湯喔!自由進食看似給予毛孩充分的自主權,但長期下來,很容易造成過重,甚至引發糖尿病、關節炎等健康問題。想想看,你家寶貝是不是每次都把碗裡的飼料嗑光光,然後繼續用無辜的大眼睛看著你?

正確的做法是:

  • 定時定量: 依照毛孩的年齡、體重、活動量,參考飼料包裝上的建議量,並分成一天多次餵食。
  • 選對飼料: 選擇適合毛孩年齡和品種的飼料,注意成分標示,避免過多的人工添加物。
  • 零食適量: 零食只能當作獎勵,不能取代正餐。選擇低脂、低鹽的零食,並控制份量。
  • 隨時注意體態: 定期觀察毛孩的體態,如果發現體重增加,就要調整飲食和運動量。

判斷毛孩體態是否標準,可以參考以下指標:

觸摸肋骨: 用手輕輕觸摸毛孩的肋骨,如果能感覺到肋骨,但不會太明顯,表示體態適中。如果摸不到肋骨,表示過重;如果肋骨非常明顯,表示過瘦。

觀察腰線: 從上方觀察毛孩,應該能看到明顯的腰線。如果腰線不明顯,甚至呈現圓筒狀,表示過重。

NG行為二:忽略毛孩的社交需求,牠們也需要朋友!

「我家寶貝很乖,不用跟其他狗狗玩。」大錯特錯!狗狗是群居動物,需要透過社交來學習和成長。長期缺乏社交,可能會導致牠們變得膽小、焦慮,甚至出現攻擊行為。

正確的做法是:

  • 定期帶毛孩去公園: 讓牠們和其他狗狗互動,學習社交技巧。
  • 參加寵物聚會: 參加寵物聚會,認識更多毛爸媽,交流養育經驗。
  • 注意毛孩的反應: 觀察毛孩在社交場合的反應,如果牠們感到不舒服,就要及時制止,避免造成傷害。

當然,不是所有狗狗都喜歡社交,有些狗狗比較害羞,需要更多的時間適應。重要的是,我們要尊重毛孩的個性和意願,不要強迫牠們做不喜歡的事情。

NG行為三:過度溺愛,把毛孩當小孩養!

「我家寶貝是我的心肝寶貝,要給牠最好的!」這種心情可以理解,但過度溺愛反而會害了牠們。過度溺愛會讓毛孩變得任性、依賴,甚至出現分離焦慮症。

正確的做法是:

  • 建立明確的界線: 讓毛孩知道什麼可以做,什麼不能做。例如,不能隨便亂咬東西、不能跳上沙發等。
  • 訓練服從: 訓練毛孩聽從指令,例如坐下、握手、趴下等。這不僅能增進你們之間的感情,也能讓牠們更安全。
  • 適度放手: 不要過度保護毛孩,讓牠們有機會自己探索和解決問題。

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過度溺愛行為,看看你中了幾個?

  • 允許毛孩在床上睡覺: 雖然和毛孩一起睡覺很溫馨,但長期下來可能會影響你的睡眠品質,而且也容易讓牠們養成依賴的習慣。
  • 隨時滿足毛孩的需求: 只要毛孩一叫,就立刻滿足牠們的需求,例如給牠們零食、抱抱等。這樣會讓牠們覺得自己是家裡的老大。
  • 過度保護毛孩: 不讓毛孩接觸任何可能讓牠們受傷的事物,例如不讓牠們和其他狗狗玩、不讓牠們在戶外奔跑等。這樣會讓牠們變得膽小和缺乏自信。

NG行為四:忽略毛孩的口腔衛生,口臭不是小事!

「我家寶貝口臭很嚴重,但牠還是很可愛!」口臭可不是小事!它可能是牙周病的徵兆,嚴重的話甚至會影響毛孩的健康。

正確的做法是:

  • 定期刷牙: 每天幫毛孩刷牙,使用寵物專用的牙刷和牙膏。
  • 使用潔牙骨: 潔牙骨可以幫助清潔牙齒,減少牙垢的堆積。
  • 定期洗牙: 每年帶毛孩去獸醫院洗牙,清除牙結石。

以下是牙周病的分期與症狀:

分期 症狀
第一期 牙齦發炎、紅腫
第二期 牙齦出血、口臭
第三期 牙齦萎縮、牙齒鬆動
第四期 牙齒脫落、嚴重口臭

如果發現毛孩有口臭、牙齦紅腫、牙齦出血等症狀,就要盡快帶牠們去看獸醫。

NG行為五:用人的藥物治療毛孩,危險!

「我家寶貝生病了,我給牠吃上次醫生開的藥,反正成分都差不多。」千萬不要這樣做!人的藥物和寵物的藥物成分和劑量不同,隨意給毛孩服用人的藥物,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副作用,甚至危及生命。

正確的做法是:

  • 諮詢獸醫: 任何疾病都應該諮詢獸醫,由獸醫診斷和開藥。
  • 遵照醫囑: 嚴格按照獸醫的指示用藥,不要自行調整劑量或停藥。
  • 妥善保存藥物: 將藥物放在毛孩無法觸及的地方,避免誤食。

有些人的藥物對毛孩來說是有毒的,例如:

  • 止痛藥: 例如普拿疼、阿斯匹靈等,對毛孩來說是有毒的,可能會造成肝臟和腎臟的損傷。
  • 感冒藥: 許多感冒藥含有對毛孩有害的成分,例如 pseudoephedrine,可能會造成心跳加速、血壓升高。
  • 抗憂鬱藥: 抗憂鬱藥可能會造成毛孩嘔吐、腹瀉、食慾不振等副作用。

常見問題與解答 (FAQ)

Q1: 我的狗狗很挑食,只吃肉不吃飼料怎麼辦?

A: 狗狗挑食的原因有很多,可能是因為牠們覺得飼料不好吃,或者是因為牠們從小就習慣吃肉。可以嘗試以下方法來改善:

  • 更換飼料: 選擇口味較佳的飼料,或者將飼料稍微加熱,增加香味。
  • 混入肉或罐頭: 在飼料中混入少量的肉或罐頭,增加牠們的食慾。
  • 定時定量: 定時定量餵食,如果牠們不吃,就將飼料收走,下次再給。
  • 不要給零食: 避免給牠們吃零食,讓牠們習慣吃飼料。

Q2: 我的貓咪一直亂抓家具,怎麼辦?

A: 貓咪抓家具是牠們的天性,可以透過以下方法來解決:

  • 提供貓抓板: 提供足夠的貓抓板,讓牠們有地方可以磨爪子。
  • 修剪指甲: 定期幫牠們修剪指甲,減少對家具的損害。
  • 噴灑貓薄荷: 在貓抓板上噴灑貓薄荷,吸引牠們去抓。
  • 使用防抓噴霧: 在家具上噴灑防抓噴霧,讓貓咪不喜歡靠近。

Q3: 我的狗狗有分離焦慮症,該怎麼辦?

A: 分離焦慮症是指狗狗在與主人分開時,出現焦慮、不安的行為。可以透過以下方法來改善:

  • 循序漸進: 從短時間的分離開始,逐漸延長分離的時間。
  • 豐富牠們的生活: 提供足夠的玩具和活動,讓牠們在家裡不感到無聊。
  • 離開時不要過度反應: 離開家時不要過度擁抱或安慰牠們,保持平常心。
  • 諮詢獸醫: 如果情況嚴重,可以諮詢獸醫,使用藥物或行為治療。

希望這些資訊能幫助你更了解毛孩的需求,避免踩雷!記住,愛牠們就要用對方法,讓牠們健康快樂地陪伴你度過每一天!趕快分享給身邊的毛爸媽,一起守護我們的寶貝吧!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