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 親子共讀大崩壞?專家曝90%爸媽都踩雷,難怪孩子不愛書!

*   親子共讀大崩壞?專家曝90%爸媽都踩雷,難怪孩子不愛書!

你是否也曾幻想過,和孩子依偎在沙發上,一起沉浸在書香世界的美好畫面?但現實往往是,你興致勃勃地拿起繪本,孩子卻扭頭就跑,甚至大聲抗議:「我不要看書!」別灰心,這不是你家孩子的個案!專家指出,高達90%的爸媽在親子共讀時都可能不小心踩到地雷,導致孩子對閱讀產生反感。今天,我們就來拆解這些常見的誤區,讓你輕鬆擺脫親子共讀的困境,重新點燃孩子對閱讀的熱情。

親子共讀的常見誤區:你中了幾個?

許多爸媽認為,親子共讀就是單純的「唸故事」。然而,這種方式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需求,反而適得其反。以下列舉幾個最常見的誤區:

  1. 選書不對味: 許多爸媽會根據自己的喜好或認為「有教育意義」的書籍來選擇,卻忽略了孩子真正的興趣。選擇超出孩子理解能力的書,或是內容過於枯燥乏味的書,都會讓孩子感到挫折和無聊。
  2. 變成單向說教: 親子共讀應該是雙向互動的過程,而不是爸媽單方面的灌輸。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唸故事,缺乏提問、討論和引導,孩子很容易失去興趣。
  3. 過度追求「學習」: 許多爸媽在共讀時過於強調認字、學知識,把共讀變成了一種「學習任務」。這種功利性的閱讀方式,會讓孩子覺得閱讀是一種壓力,而不是一種樂趣。
  4. 強迫孩子閱讀: 當孩子表現出不願意閱讀時,許多爸媽會採取強迫的方式,例如威脅、利誘甚至責罵。這種做法只會讓孩子更加抗拒閱讀,甚至產生負面情緒。
  5. 缺乏耐心和鼓勵: 孩子的注意力時間有限,如果爸媽缺乏耐心,或是對孩子的表現過於苛刻,都會讓孩子感到沮喪和害怕,進而排斥閱讀。
  6. 忽略環境的營造: 親子共讀需要一個舒適、安靜的環境。如果周圍充滿噪音、干擾,或是氣氛緊張,孩子很難專心投入到閱讀中。
  7. 缺乏角色扮演和互動: 閱讀不僅僅是聽故事,還可以透過角色扮演、肢體動作、聲音模仿等方式,讓孩子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內容,並激發他們的想像力。
  8. 沒有給予孩子選擇權: 讓孩子參與選書的過程,可以提高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和參與度。如果總是爸媽單方面決定讀什麼,孩子很容易感到被動和無聊。
  9. 沒有以身作則: 身教勝於言教。如果爸媽自己不愛閱讀,卻要求孩子多看書,孩子很難信服,也無法真正感受到閱讀的樂趣。

如何打造成功的親子共讀時光?

既然知道了常見的誤區,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如何打造成功的親子共讀時光,讓孩子愛上閱讀:

  • 尊重孩子的興趣: 讓孩子參與選書的過程,了解他們喜歡什麼樣的故事、人物和主題。可以帶孩子去圖書館或書店,讓他們自己挑選喜歡的書。
  • 創造輕鬆愉快的氛圍: 親子共讀的目的是讓孩子享受閱讀的樂趣,所以要避免過於嚴肅和功利。可以選擇一個舒適、安靜的環境,例如沙發、床邊或戶外草地。
  • 運用多種感官體驗: 不僅僅是唸故事,還可以運用肢體動作、聲音模仿、角色扮演、圖片欣賞等方式,讓孩子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內容。
  • 鼓勵孩子提問和討論: 在共讀的過程中,鼓勵孩子提出問題、分享想法,並給予積極的回應。透過提問和討論,可以幫助孩子加深對故事的理解,並激發他們的思考能力。
  • 放慢閱讀的步調: 不要急於把故事唸完,可以適當地停頓、講解、提問,讓孩子有充分的時間思考和理解。
  • 給予孩子肯定和鼓勵: 當孩子表現出對閱讀的興趣和努力時,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。一句簡單的「你讀得真棒!」或「這個問題問得很好!」都能讓孩子感到自信和快樂。
  • 不要強迫孩子閱讀: 如果孩子表現出不願意閱讀時,不要強迫他們。可以先暫停,過一段時間再試試看,或是換一本他們更感興趣的書。
  • 以身作則,愛上閱讀: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。如果爸媽自己愛閱讀,孩子自然也會受到影響。可以和孩子分享你正在讀的書,或是帶他們去圖書館、書店,讓他們感受到閱讀的魅力。
  • 善用輔助工具: 除了紙本書籍,還可以利用有聲書、電子書、APP等輔助工具,讓孩子體驗不同的閱讀方式。

不同年齡層的親子共讀技巧:

不同年齡層的孩子,在認知能力、注意力時間和興趣偏好上都有所不同。因此,在進行親子共讀時,需要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孩子,採取不同的技巧和策略。

年齡層 閱讀內容建議 共讀技巧 注意事項
0-2歲
  • 色彩鮮豔、圖案簡單的布書或硬頁書
  • 有聲音、觸感設計的書
  • 生活化的故事,例如洗澡、吃飯、睡覺
  • 用誇張的語氣和表情唸故事
  • 模仿書中的聲音和動物叫聲
  • 讓孩子觸摸、啃咬書本
  • 注意書本的材質安全
  • 不要強迫孩子專注太久
  • 鼓勵孩子自由探索
2-4歲
  • 有簡單情節和角色的繪本
  • 與生活經驗相關的故事
  • 認識顏色、形狀、數字的書
  • 鼓勵孩子指認圖片、說出名稱
  • 提問簡單的問題,例如「這是什麼?」、「他在做什麼?」
  • 一起模仿書中的動作和表情
  • 耐心回答孩子的提問
  • 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
  • 創造輕鬆愉快的閱讀氛圍
4-6歲
  • 情節較為複雜、有挑戰性的繪本
  • 認識自然、科學知識的書
  • 培養良好品格的故事
  • 鼓勵孩子預測故事的發展
  • 討論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
  • 引導孩子思考故事的寓意
  • 尊重孩子的選擇
  • 給予孩子充分的思考空間
  •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
6歲以上
  • 橋梁書、兒童小說
  • 歷史、地理、科學等知識性書籍
  • 適合親子共讀的青少年讀物
  • 一起閱讀、討論書中的內容
  • 分享彼此的閱讀心得
  • 鼓勵孩子寫讀書心得或畫相關的圖畫
  • 尊重孩子的閱讀喜好
  • 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
  • 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

善用資源,讓親子共讀更豐富

除了在家進行親子共讀,還可以善用社區和網路上的資源,讓親子共讀更加豐富多元:

  • 圖書館: 圖書館是親子共讀的最佳資源。可以免費借閱各種書籍、參加故事時間活動,並認識其他愛閱讀的家庭。
  • 書店: 書店提供豐富的書籍選擇,並經常舉辦閱讀活動、作家講座等。可以帶孩子去書店逛逛,讓他們感受書香氣息。
  • 網路資源: 網路上有許多親子共讀的網站、部落格和社群,可以分享閱讀心得、交流育兒經驗,並獲得最新的書籍推薦。
  • 親子共讀團體: 參加親子共讀團體,可以和其他家庭一起閱讀、討論,並從中學習不同的共讀技巧和策略。

常見問題與解答 (FAQ)

Q1:我的孩子總是坐不住,怎麼辦?

A:孩子的注意力時間有限,特別是年紀較小的孩子。可以選擇較短的故事,或是將閱讀分成幾個片段進行。另外,可以讓孩子在閱讀過程中動一動,例如模仿書中的動作、指認圖片等。重要的是,不要強迫孩子長時間專注,要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享受閱讀的樂趣。

Q2:我的孩子不喜歡我唸故事,怎麼辦?

A: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喜好和習慣。如果孩子不喜歡你唸故事,可以試著換一種方式,例如放有聲書、讓孩子自己看圖說故事,或是邀請其他家人一起共讀。另外,可以觀察孩子喜歡什麼樣的書,並選擇他們感興趣的故事來唸。

Q3:我的孩子已經識字了,還需要親子共讀嗎?

A:即使孩子已經識字,親子共讀仍然非常重要。親子共讀不僅僅是學習認字,更重要的是培養閱讀習慣、增進親子關係、拓展視野和思考能力。可以選擇一些較為複雜的故事或知識性書籍,和孩子一起閱讀、討論,並分享彼此的閱讀心得。

親子共讀是一趟充滿驚喜和樂趣的旅程。只要避開常見的誤區,掌握正確的技巧,相信你一定能和孩子一起創造美好的閱讀時光,讓閱讀成為你們共同的愛好和回憶。現在就拿起一本好書,和孩子一起開啟你們的閱讀之旅吧!別忘了分享這篇文章給你身邊的朋友,一起讓更多孩子愛上閱讀!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