媽!我阿嬤都會!這些文化梗你再不懂就落伍啦!

媽!我阿嬤都會!這些文化梗你再不懂就落伍啦!

你是否曾經在和朋友聊天時,突然冒出一個大家都聽得懂的梗,只有你一臉茫然?又或者,在社群媒體上看到鋪天蓋地的流行語,卻完全無法理解背後的含義?別擔心,你不是一個人!網路世代的文化梗更新速度之快,連小編都得隨時緊盯,更何況是忙碌的你呢?今天,就讓這篇文章帶你快速入門,掌握那些「阿嬤都會」的流行文化梗,讓你不再與時代脫節!看完保證讓你跟上話題,不再被當成「化石」!快來看看有哪些你不能不知道的梗吧!

Z世代流行語:你跟上了嗎?

Z世代(泛指1990年代末至2010年代初出生的人)是網路的原住民,他們的語言和文化深受網路影響,創造出許多獨特的流行語和表達方式。想要了解年輕人在說什麼,以下幾個Z世代常用語你一定要知道:

  • YYDS (永遠的神): 用來稱讚某人或某事物非常厲害,近乎完美。例如:「這部電影YYDS!」
  • EMO: 指情緒低落、憂鬱的狀態。源自Emo音樂文化。例如:「今天工作好累,我EMO了。」
  • 躺平: 指放棄努力、安於現狀的生活態度。面對高壓的社會環境,年輕人選擇以躺平來表達一種無奈與反抗。
  • 絕絕子: 形容某事物非常棒,好到極致。 例如:「這家餐廳的甜點絕絕子!」
  • 栓Q: 謝謝的意思,帶有反諷或搞笑的意味。源自抖音上的口音。
  • 估咩 (Good me): 原本是「Good meme」的諧音,用於稱讚有趣的迷因圖或貼文,後來也衍生成稱讚他人很棒的意思。

這些只是冰山一角,Z世代的流行語不斷推陳出新,想要掌握最新動態,最好的方法就是多關注年輕人的社群媒體,例如 TikTok、Instagram 和 Dcard 等。

影視綜藝梗: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劇

影視綜藝節目是流行文化的重要推手,許多經典台詞或情節都會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梗。以下列出幾個近年來熱門的影視綜藝梗,看看你是否也曾被洗腦:

  • 《甄嬛傳》:「賤人就是矯情」: 這句台詞出自宮廷劇《甄嬛傳》,用來形容心機深沉、虛偽的人。時至今日,仍常被用來吐槽他人。
  • 《還珠格格》:「皇上,你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?」: 這句經典台詞已成為懷舊的代名詞,也常被用來調侃那些容易被遺忘的人或事。
  • 《我們與惡的距離》:「沒有人是局外人」: 這部探討社會議題的台劇引起廣大迴響,這句台詞也成為反思社會責任的流行語。
  • 《魷魚遊戲》:「123木頭人」: Netflix 韓劇《魷魚遊戲》在全球爆紅,劇中的遊戲「123木頭人」也成為大家模仿的對象。
  • 《華燈初上》:「兇手到底是誰?」: 台劇《華燈初上》掀起一陣推理熱潮,大家紛紛猜測兇手身分,也讓這句話成為熱門話題。
  • 《黑暗榮耀》:「要不要一起來做遊戲?」: 這句充滿威脅感的台詞,成為大家模仿的對象,也讓人感受到主角復仇的決心。

除了以上列舉的例子,許多經典電影、電視劇和綜藝節目都創造出無數的梗,成為我們共同的回憶。透過了解這些影視綜藝梗,可以讓你更容易融入群體,找到共同話題。

迷因梗圖:一張圖勝過千言萬語

迷因(Meme)是指在網路上廣為流傳的圖片、影片或文字,通常帶有幽默或諷刺的意味。迷因梗圖的傳播速度非常快,往往能在短時間內引發廣泛的討論和模仿。以下列出幾個常見的迷因梗圖:

  • 黑人問號: 來自 NBA 球員尼克·楊 (Nick Young) 的表情,用來表達疑惑、不解或無語的心情。
  • Doge: 一隻柴犬的圖片,配上色彩鮮豔的文字,用來表達各種情緒,帶有嘲諷或幽默的意味。
  • distracted boyfriend: 一張男子看著別的女生,女友在一旁生氣的圖片,用來比喻對某事物分心,而忽略了原本的目標。
  • Woman yelling at a cat: 一張女人對著貓咪大吼大叫的圖片,貓咪則露出害怕的表情,用來表達對某事物的強烈不滿或指責。
  • Sad Keanu: 基努李維獨自一人坐在公園長椅上的照片,表情落寞,用來表達孤單、寂寞或悲傷的心情。

迷因梗圖的種類非常多元,而且不斷推陳出新。想要掌握最新的迷因趨勢,可以關注 Reddit、Facebook 和 Twitter 等社群平台上的相關社團或帳號。

台灣在地梗:你一定要知道的台式幽默

除了國際流行的梗之外,台灣也有許多獨特的在地梗,這些梗往往與台灣的文化、歷史或社會現象有關。了解這些在地梗,可以讓你更貼近台灣的生活,也能讓你更容易和台灣人產生共鳴。以下列出幾個常見的台灣在地梗:

  • 「是在哈囉?」: 用來表達不解、疑惑或不屑的心情,帶有挑釁的意味。
  • 「傻眼貓咪」: 用來形容感到非常驚訝、無語或不知所措。
  • 「阿嬤饋咖」: 指的是長輩經常用來勸人多吃一點的行為,帶有親切和關懷的意味。
  • 「凍蒜」: 選舉時常聽到的口號,用來祝賀候選人當選。
  • 「芭樂」: 用來形容品質不好、不真實或虛假的事物。
  • 「母湯喔」: 指的是「不可以喔」的意思,帶有勸阻或警告的意味。

台灣在地梗的產生往往與時事、流行語或社會現象有關。想要掌握最新的在地梗,可以多關注台灣的社群媒體、新聞和綜藝節目。

流行文化梗分類
分類 例子 解釋
Z世代流行語 YYDS 永遠的神,形容某人或某事物非常厲害。
影視綜藝梗 賤人就是矯情 形容心機深沉、虛偽的人。
迷因梗圖 黑人問號 表達疑惑、不解或無語的心情。
台灣在地梗 是在哈囉? 表達不解、疑惑或不屑的心情。
網路流行語 +1 表示贊同,同意樓上的說法。

常見問題與解答 (FAQ)

Q1: 如何快速掌握最新的流行文化梗?

A: 多關注社群媒體(例如 TikTok、Instagram、Dcard)、新聞網站、影音平台和流行文化相關的社團或帳號。另外,多和年輕人交流,也可以讓你更快了解他們在說什麼。

Q2: 流行語更新速度太快,記不住怎麼辦?

A: 不用強迫自己記住所有流行語,只要了解幾個常用的梗,並在適當的場合使用,就可以讓自己看起來更跟得上時代。另外,也可以善用網路搜尋引擎,快速查詢不了解的流行語。

Q3: 使用流行語時需要注意什麼?

A: 要注意使用場合和對象,避免在正式場合或對長輩使用過於隨意的流行語。另外,也要避免使用帶有歧視或攻擊性的流行語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。

掌握流行文化梗並不是為了炫耀,而是為了更好地與他人溝通和交流。透過了解這些梗,你可以更容易融入群體,找到共同話題,也能讓你更好地理解不同世代的想法和價值觀。下次和朋友聊天時,不妨試著運用幾個流行語,或許你會發現,原來自己比想像中更年輕、更有活力!還等什麼?趕快分享這篇文章,讓你的朋友們也一起跟上流行吧!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