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震來了別再只會躲!這5個保命冷知識,99%的人都不知道!

地震來了別再只會躲!這5個保命冷知識,99%的人都不知道!

地震!地震!又是地震!台灣位於地震帶,從小到大經歷過無數次搖晃,你是不是已經練就一身「淡定」神功?但你知道嗎?光是躲在桌子底下,可能還不夠!99%的人都不知道,地震時還有更多保命冷知識!看完這篇,讓你從容應對,不再只是驚聲尖叫!

地震保命第一步:別慌!正確判斷震度等級

地震來襲,第一時間的反應很重要。但你知道嗎?光是感覺搖晃,其實很難判斷地震的真實強度。錯誤的判斷,可能導致錯誤的應對方式。所以,學會判斷震度等級,是地震保命的第一步。

你可能會問:「要怎麼判斷啊?難道要用儀器測量嗎?」當然不用!其實可以透過觀察周遭環境的變化來判斷:

  • 輕微搖晃:感覺像小孩子在搖你的椅子,燈飾、懸掛物輕微晃動。這通常是1~2級地震。
  • 明顯搖晃:站立不穩,碗盤、窗戶發出聲響。這可能是3~4級地震。
  • 劇烈搖晃:幾乎無法站立,家具移動、傾倒,牆壁可能出現裂痕。這很有可能是5級以上的強震。

當然,現在科技發達,手機上的地震預警APP也能提供即時的震度資訊。但請注意,預警時間有限,而且可能因為訊號問題而延遲。因此,學會自行判斷,仍然非常重要。

了解震度等級後,才能根據情況做出正確的反應。例如,如果是輕微搖晃,可以先觀察情況,不必急著躲藏。但如果是劇烈搖晃,就必須立即採取保護措施!

地震時的黃金三角?別再被誤導了!

過去,很多人都聽過「黃金三角」的說法,也就是地震發生時,躲在倒塌物體旁邊的空隙中,藉此保命。但這種說法,其實是個天大的誤導!

為什麼呢?因為地震發生時,建築物的倒塌方向難以預測,而且躲在倒塌物體旁邊,反而更容易被壓傷。更重要的是,現代建築物大多是鋼筋水泥結構,倒塌時並不容易形成足夠的空隙,所謂的「黃金三角」根本不存在。

那麼,地震時應該怎麼做呢?正確的應對方式是:趴下、掩護、穩住!

  • 趴下:降低重心,避免跌倒。
  • 掩護:用雙手或身邊的物品(例如枕頭、棉被)保護頭部和頸部。
  • 穩住:抓住桌子、柱子等穩固的物體,直到搖晃停止。

記住,趴下、掩護、穩住,才是地震時最安全、最有效的保命方式!

地震後危機四伏:你必須知道的逃生技巧

地震停止後,並不代表危機解除。餘震、火災、瓦斯洩漏等,都可能接踵而來。因此,地震後的逃生技巧,同樣非常重要。

首先,要檢查自身是否受傷,並協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。如果沒有受傷,就要立即採取逃生行動。

逃生時,要注意以下幾點:

  • 關閉電源、瓦斯:防止電線走火或瓦斯爆炸。
  • 打開門窗:避免門窗變形,影響逃生。
  • 穿鞋子:防止被碎玻璃或尖銳物體割傷。
  • 不要搭電梯:避免被困在電梯裡。
  • 沿著疏散路線逃生:聽從指揮,前往避難場所。

此外,還要留意餘震的發生。在逃生過程中,如果再次發生地震,要立即尋找掩護,保護自己。

為了方便大家了解地震後的逃生注意事項,我們整理了一張表格:

情況 應對方式
自身受傷 檢查傷勢,尋求協助。
發現他人受傷 協助傷者,撥打求救電話。
家中停電 關閉總電源,防止電線走火。
聞到瓦斯味 關閉瓦斯總開關,打開門窗通風。
房屋受損嚴重 立即撤離,前往避難場所。
遇到餘震 尋找掩護,保護自己。

地震防災包準備好了嗎?這才是必備清單!
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地震防災包,就是在緊急情況下,提供我們生存所需的重要資源。但你準備的防災包,真的夠用嗎?

很多人準備防災包,只是隨便放一些餅乾、泡麵、礦泉水。但這些東西,可能無法滿足我們在緊急情況下的需求。

一個合格的地震防災包,應該包含以下物品:

  • 食物:高熱量、易保存的食物,例如壓縮餅乾、巧克力、能量棒等。
  • 飲用水:每人每天至少3公升的飲用水。
  • 急救用品:紗布、繃帶、優碘、OK繃、止痛藥等。
  • 照明設備:手電筒、頭燈、螢光棒等。
  • 保暖衣物:毛毯、外套、襪子等。
  • 求生工具:哨子、打火機、瑞士刀等。
  • 重要文件影本:身分證、健保卡、存摺等。
  • 現金:以備不時之需。
  • 其他:衛生紙、濕紙巾、口罩、收音機等。

請定期檢查防災包的內容物,確保食物和飲用水沒有過期,電池電力充足。此外,還要將防災包放在容易取得的地方,例如玄關或床邊。

常見問題與解答(FAQ)

Q1:地震時躲在廁所安全嗎?

A1:不一定。廁所的結構通常比較脆弱,而且空間狹小,不利於逃生。最好的方式還是趴下、掩護、穩住。

Q2:地震預警APP有用嗎?

A2:有用,但不能完全依賴。地震預警APP可以提供幾秒鐘的預警時間,讓我們有機會採取應對措施。但請注意,預警時間有限,而且可能因為訊號問題而延遲。因此,學會自行判斷震度等級,仍然非常重要。

Q3:地震後多久可以回家?

A3:要視房屋的受損情況而定。如果房屋沒有明顯的損壞,可以先簡單檢查一下,確認沒有安全疑慮後再回家。如果房屋受損嚴重,甚至出現傾斜、龜裂等情況,就不要貿然回家,應該尋求專業人士的評估。

地震無情,但人有情。掌握正確的地震知識,做好萬全的準備,就能在關鍵時刻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。希望這篇文章,能幫助你更了解地震,不再只是驚慌失措,而是從容應對!

別忘了把這些重要的保命知識分享給你的家人朋友,讓大家一起提升防災意識!下次地震來襲,我們一起不再害怕!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