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,科技發展日新月異。每天都有新的名詞、新的技術冒出來,一不小心就覺得自己跟時代脫節了?別擔心!今天就來分享 5 個超有趣的科技冷知識,保證讓你瞬間變身話題王,跟朋友聊天再也不怕詞窮!
1. 「Bug」這個詞,竟然是因為一隻蟲?
你一定聽過程式設計師說「這個程式有 Bug!」。但你知道 Bug 這個詞的由來嗎?其實它真的跟蟲有關!話說在 1947 年,一位名叫 Grace Hopper 的電腦科學家在 Harvard Mark II 電腦上工作時,發現電腦故障的原因竟然是一隻卡在繼電器裡的飛蛾!她把這隻飛蛾貼在工作日誌上,並幽默地稱之為「Bug」。從此以後,Bug 就成了電腦程式錯誤的代名詞,而 Debugging 則是指修復程式錯誤的過程。
這個故事是不是超有趣?下次聽到有人說「程式有 Bug」,你就可以跟他分享這個充滿歷史感的小故事啦!而且,這也提醒我們,即使是最尖端的科技,也可能被小小的「Bug」給打敗。
2. 瀏覽器歷史紀錄:不只是你偷偷瀏覽的網站
很多人都知道瀏覽器會記錄你瀏覽過的網頁,但你知道歷史紀錄的功能遠比你想像的強大嗎?瀏覽器歷史紀錄不僅記錄了網頁的網址,還可能包含你輸入的搜尋關鍵字、表單資料,甚至是網頁上的互動行為。這些資料被瀏覽器儲存起來,可以幫助你更快地回到之前瀏覽過的頁面,也可以被網站用來提供更個人化的服務。
當然,歷史紀錄也存在隱私風險。如果你不希望別人看到你的瀏覽紀錄,記得定期清理。而且,有些瀏覽器提供「無痕模式」,在無痕模式下瀏覽的網頁不會被記錄,非常適合在公共電腦上使用。
不過,歷史紀錄也能成為你研究的好幫手。例如,你可以用它來追蹤自己的網路使用習慣,了解自己花最多時間瀏覽哪些網站。或者,你可以用它來回顧過去的搜尋過程,找到之前不小心錯過的資訊。
3. 網路迷因(Meme)的起源,比你想像的更早!
網路迷因(Meme)已經成為網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各種有趣的圖片、影片、文字在網路上瘋傳,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。但你知道 Meme 這個詞的起源嗎?其實它並不是隨著網路的出現才誕生的!
Meme 這個詞是由英國演化生物學家 Richard Dawkins 在 1976 年出版的《自私的基因》一書中提出的。Dawkins 用 Meme 來描述文化傳播的基本單位,就像基因是生物遺傳的基本單位一樣。他認為,Meme 可以通過模仿、學習等方式在人與人之間傳播,例如想法、風格、行為模式等。網路迷因只是 Meme 在網路時代的一種表現形式。
所以,下次看到有人在傳 Meme,你可以告訴他,這個詞其實是個生物學概念!是不是瞬間覺得自己知識淵博了呢?
4. 你每天都在用的 Wi-Fi,其實是個行銷噱頭?
Wi-Fi 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無論是在家裡、辦公室還是咖啡廳,我們都習慣連接 Wi-Fi 上網。但你知道 Wi-Fi 這個詞其實沒有任何技術含義嗎?
Wi-Fi 最初是由一個名為 Interbrand 的行銷公司創造出來的。當時,無線網路技術的標準是 IEEE 802.11,這個名字非常拗口難記,不利於推廣。Interbrand 受無線乙太網路相容性聯盟(WECA,也就是現在的 Wi-Fi 聯盟)的委託,為這項技術設計一個更友善的名字。最終,他們選擇了 Wi-Fi 這個聽起來很酷的名字,並且加上了一句標語:「The Standard for Wireless Fidelity」,讓人們覺得 Wi-Fi 是一種高品質的無線網路技術。
雖然 Wi-Fi 這個名字沒有任何技術含義,但它卻非常成功地推廣了無線網路技術,讓 Wi-Fi 成為了全球通用的標準。所以說,有時候,一個好的名字真的可以改變世界!
5. 電腦病毒的始祖,竟然是一款益智遊戲?
電腦病毒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個可怕的存在,它們會破壞我們的檔案、竊取我們的資訊,甚至癱瘓整個系統。但你知道第一個被廣泛認為是電腦病毒的程式,其實是一款益智遊戲嗎?
這款名為「Animal」的遊戲誕生於 1970 年代,它會詢問玩家一些關於動物的問題,然後根據玩家的回答猜測他們想到的動物。Animal 本身並沒有惡意,但它會複製自身到其他磁碟上,並且修改其他程式,讓它們也包含 Animal 的程式碼。這種自我複製和傳播的行為,正是電腦病毒的典型特徵。
雖然 Animal 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危害,但它卻開啟了電腦病毒的歷史。從那以後,電腦病毒不斷進化,變得越來越複雜、越來越危險。所以,我們一定要做好防毒措施,保護自己的電腦安全。
科技冷知識總整理:
冷知識 | 內容 | 有趣程度 |
---|---|---|
Bug 的由來 | 源於 Grace Hopper 發現電腦故障是因飛蛾卡在繼電器裡。 | ⭐⭐⭐⭐⭐ |
瀏覽器歷史紀錄 | 記錄網頁網址、搜尋關鍵字、表單資料等,具備隱私風險。 | ⭐⭐⭐ |
網路迷因 (Meme) | Richard Dawkins 提出,是文化傳播的基本單位。 | ⭐⭐⭐⭐ |
Wi-Fi 的命名 | Interbrand 行銷公司創造,無技術含義,純粹是行銷噱頭。 | ⭐⭐⭐⭐⭐ |
電腦病毒始祖 | 一款名為 “Animal” 的益智遊戲,具有自我複製和傳播特性。 | ⭐⭐⭐ |
常見問題與解答(FAQ)
Q1:聽說科技發展很快,我該怎麼跟上腳步?
A1:不用強迫自己什麼都要懂!可以從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開始,例如 AI、區塊鏈、VR 等。多閱讀相關文章、參加相關活動,慢慢累積知識。更重要的是,保持好奇心,享受學習的過程!
Q2:擔心個資外洩,該怎麼保護自己的隱私?
A2:養成良好的網路使用習慣非常重要!定期更新密碼、使用安全性高的密碼、不在不明網站上輸入個人資料、開啟兩步驟驗證、定期清理瀏覽器歷史紀錄和 Cookie,都可以有效保護你的隱私。
Q3:網路詐騙層出不窮,如何避免受騙?
A3:謹記「不貪心、不輕信、不透露」原則!遇到可疑的訊息或電話,務必多方查證。不要輕易相信高報酬、低風險的投資機會。保護好自己的個人資料,不要隨意透露給陌生人。
今天的科技冷知識分享就到這裡啦!希望這些有趣的小知識能讓你對科技有更深入的了解,也讓你成為朋友眼中的話題王!下次和朋友聊天時,不妨分享這些冷知識,保證讓他們對你刮目相看!
覺得這篇文章有趣嗎?趕快分享給你的朋友,一起變身科技達人吧!也歡迎在下方留言,分享你知道的科技冷知識!